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標題:
愛因斯坦的生平
發問:
愛因斯坦的生平 is??簡單d 分5句ok??
最佳解答:
愛因斯坦在一八七九年三月十四日出生於德國的烏爾姆鎮,五歲時,有一次病倒了,他父親安慰他送了一個指南針給他,啟發了他對自然科學的好奇。 他的叔叔是一位愛好數學的工程師,又是他數學的啟蒙老師,教授他代數和幾何,他的好朋友塔爾梅 (Max Talmey) 又送給他一些自然科學和哲學的書籍,十二歲他便自修學曉歐幾里得幾何 (Euclidean geometry,一年後,他到瑞士完成中學教育,隨後入讀蘇黎世的聯邦理工學院。 一九零五年,愛因斯坦以他那篇關於以粒子為單位的論文,取得了蘇黎世大學的博士學位,同年,他發表了三篇論文,這些論文對二十世紀物理學的發展至為重要,在這三篇論文中,第一篇探討布朗運動 (Brownian Motion)。在這篇論文中,他對於液體中隨意分佈的粒子的運動,作出了一些重要的預測,第二篇論文討論光電效應 (Photoelectric effect),其中提出了一項革命性的假設:光可以被視為一些個別地帶有能量的粒子。第三篇論文 Zur Elektrodynamik bewegter Koerper 是關於移動中物體的電磁特性 (即後來的「狹義相對論」-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 一九一六年,他把「狹義相對論」推廣至任何坐標系而導出「廣義相對論」(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在那裡他發表了廣義相對論,把引力、加速度和四維的時空連繫起來。他以此解釋在行星運動中出現的變化;這是從沒有人能正確解釋的。同時,他也預測了星光會在質量大的天體 (如太陽) 附近出現曲折。這項預測在一九一九年日蝕出現時獲得證實;日蝕成了傳媒爭相報導的新聞,而愛因斯坦的名氣也傳揚四海。在他的餘生中,愛因斯坦繼續進一步綜合他的理論。他獲得累累的榮譽獎項,包括一九二一年因光電效應研究方面的貢獻而贏得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愛因斯坦在一九五五年四月被診斷出患有主動脈瘤,十八日午夜在睡夢中感到呼吸困難,主動脈瘤破裂導致大溢血,卒於普林斯頓。雖然他在政治和社會方面亦有其影響力,但是他的最大興趣仍是在科學方面,因為他經常說:「只有了解宇宙的本質這學問才有恆久的意義。」
其他解答:
http://www.ksyss.edu.hk/~soc_sci/scientist2.htm 2011-07-15 15:19:48 補充: www.twghfwfts.edu.hk/~hist/Student projects/histproject2.pptCAAD3F79AE16AF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