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台灣有沒有像橋頭.車路崎.車路腳等和傳統運輸的地名??20
發問:
台灣有沒有像橋頭.車路崎.車路腳等和傳統運輸有關的地名並說出由來20點
最佳解答:
路竹以前稱為「半路竹」,「半路竹」名稱源由有二種。一種較被肯定的說法是說,這個地方在安平(台南)往鳳山的半路上,又因此地竹林茂盛,是許多往來安平、鳳山的商旅行人半路歇息乘涼的地方,故稱「半路竹」。另外一種說法是,「半」可能是台語「絆」字的諧音,絆是阻擋、絆倒的意思,也就是說,此地竹林茂密阻礙了交通,使得行人來往不便,所以稱「半路竹」。至於事實如何呢?不得而知,但到民國九年,「半」字才被刪去,僅稱「路竹」。 地名之形成,與當地開發有關,亦和地理環境極為密切,有時血緣、地緣也影響很大。例如,開闢的新田園稱新園,地形為一河流的凹谷,地勢低窪,遇大雨即成沼澤,又在新園之南,故稱下坑。另簡介小地名如下: 陷後或馬路溝:此地位於竹園、下坑兩村交接處以東,在今下坑國小後方約一公里地,是清初下坑地區最富庶的聚落。該處居民曾參與乾隆十八年福善宮的修建工作,相傳後因有一道士嫉妒該處的繁華,建議居民開鑿一條供跑馬時,馬匹飲水用的馬路溝,致破壞該處風水而逐漸沒落,敗社時間大約在清朝中葉。老一輩村民至今仍流傳著該庄社的傳說,即村民常見一隻銀白色的母雞,帶著一群銀白色小雞,在該處出沒,村民若尾隨其後,即立刻消失,遍尋不著。也有人在半夜看到空中有許多白銀飛舞,象徵昔日此地的繁華。凡此類傳說不少。農村居民總習慣以風水輪流轉,敘說一地興衰的故事,此即一例。 莿桐腳:今莿桐、東芳、南安里,位於彰化隆起海岸平原上,地當彰化與鹿港之交界處,今分為「頂莿桐腳」、「下莿桐腳。因昔日此區種有極大面積之莿桐樹,故命名為莿桐腳。其後因開發故,被大肆砍伐,今所剩無幾。阿夷:今古夷、阿夷、茄苳、茄南、國聖等里境內,位於彰化市之東北方,範圍大致位於高速公路以南至鐵路以北,建國路以東,阿夷里以西。其地名之由來據當地傳說在古早時,有一男孩自外地來,哭著想找阿姨,人們因而稱之。南門口街:南門口街的發展,「交通」是深具影響的重要因素。這地區本來稱為「南郭」,南郭是南門外附近一些村莊的合稱。因位居往南的必經要道,原來的村莊便逐漸發展為較繁榮的街區,成為南門口街。包括現在的順正里、福安里和南瑤里、成功里等。據說,成功里一帶以前叫瓦窯莊。清乾隆時,一群以劉旺英為首的人,他們在大池塘邊建瓦窯、燒瓦塊,這以燒瓦片為主的村莊,就稱為「瓦窯莊」。南瑤里的「瑤」字,其實原是「窯」這個字,「南窯」所指的是南門外尾窯的村莊。所以今天的南瑤里是在成功里的南方。為求雅稱所以把南窯改為南瑤了,南瑤宮是首先命名的。同樣是「ㄧㄠˊ」,卻在不同時空的流轉中,轉出了不一樣的地名;而不變的的,該是蘊育在1地名背後,人們都分樣的辛勤、同樣的努力與同樣的發展。西門口:西門口是位於現彰化市西邊外圍的街區。從彰化往鹿港、秀水的,總會經過西門口。今彰化戲院對面的「西門百姓公廟」,大概是現今存有「西門口」色彩較濃厚的地方了。西門口的範圍不小,主要地區包括崙仔坪、三塊厝、平和厝、水尾仔、張厝等。平和厝:就是現在精誠中學一帶,屬平和里這裡住著一群來自福建省漳洲府平和線的居民,他們流血流汗,苦幹實拼,建立村莊。為了不忘自己的根源,為了懷念故鄉,便將村莊取名為「平和厝」。張厝:和平和厝同樣是「厝」,不同點在於-群居此處的人,大半是有血緣關係的張姓子弟,「張厝」即隨著同宗族人產生。不知現在的西興里、西勢里一帶,是否張姓人家特別多呢?壹、一個地名 一段滄桑 一部血淚 一、前言世界各地的地名,不論何處,都有其名之起源與其意義。地名命名的根據,多數與原有之天、地、人、事、物有關,一個地名,一段滄桑,一部血淚,寫成一地之歷史與地理之背景。三百餘年來臺灣傳統地名,是吾先民拓墾新天地,創造聚落之血汗結晶,可謂臺灣拓荒史的代言者。所以,『傳統舊地名』,亦是珍貴的無形文化遺產。追溯地名的起源與演變,可探測出其所含藏著的地緣、拓墾及政治、軍事上的種種歷史痕跡;更可從地名所描述的原景觀,包括地面起伏、河流、氣候、位置、方位、自然植物景觀及聚落發生時之機能等等,藉以探討出歷史時間裡的空間格局,亦可獲得還原昔日的歷史地理原景觀風貌。先人命名而傳承許久的『臺灣傳統地名』,充分表露出先人純樸的感情與生活之渴望;或從先住民聚落演變成漢族群為主體的聚落。這些傳統地名,使後代子孫領悟到歷史時代裡先民的需求,與巧妙的命名藝術。出自自然法則命名的傳統地名,雖然在某時已由官方改為更典雅的地名,但卻依然留用於生活裡,一代一代的流傳下來。一個歷代傳承襲用下來的『舊地名』,對於鄉人,有著無比親切的感觸。因為那是對先祖們紮根生葉之地,最適切的稱呼。傳統地名不僅無比的親切感,且引發後代子孫對曾經慘淡經營與艱苦奮鬥的先人們,無限的敬佩與感激之念,有著回憶的旋律,亦有骨肉之情的感懷,令人難以忘懷。二、白沙墩堡 我美麗的故鄉雲林縣最早設立於光緒十三年,後經多次改隸,現今行政區是在民國39年行政區重新規畫時確立至今,而元長鄉設立於雍正十二年,稱『白沙墩堡』,隸屬諸羅縣。根據雲林縣采訪冊記載:「白沙墩堡在縣西南,東以新虎尾西與他里霧堡(今斗南)分界;西以舊虎尾溪與尖山堡(今四湖、口湖、水林鄉)分界;南以湖仔內庄與大糠榔堡(今北港)分界;北比通濟圳、南圳與大坵田堡(今虎尾、土庫鎮)分界,堡內東西相距十三里,南北相距十三里。」以下說明行政區的沿革: 年 代隸 屬備 註清 朝1684(康熙23年)福建省台灣府諸羅縣仍未設鄉1734(雍正12年)台灣府諸羅縣白沙墩堡從諸羅縣增設一堡1788(乾隆52年)台灣府嘉義縣白沙墩堡諸羅縣改嘉義縣1887(光緒13年)台灣府雲林縣白沙墩堡日 治 時 期1895(明治28年)台灣民政支部雲林出張所1896(明治29年)台中縣雲林支廳北港辦務署1920(大正9年)台南州北港郡元長庄民 國1945(民國34年)台南縣北港區元長鄉1950(民國39年)雲林縣元長鄉三、美麗的傳說(一)皇帝崙及嘉慶路嘉慶君到底有沒來台灣?這個問題已不是問題,因為台灣各地遍傳他的足跡。相傳清朝嘉慶皇帝遊臺灣時,得知此地有蜂巢吉穴,特地前來觀看,行經現今下寮村的烏雞寮時,在一座小山崙上休息;為了紀念此事,而將小山崙改名為『皇帝崙』,而當時嘉慶君所行經過的路,則更名為『嘉慶路』。()(二)王溝的傳說話說嘉慶君行經下寮村烏雞寮的小山崙時,在小山崙上休息片刻時,在睡夢中,夢到南方有十八反王欲對抗朝廷,在驚嚇之餘,令隨侍軍師取出硃朱筆,望天比劃破壞王穴之靈氣,形成一條長溝,日後被稱為『王溝』,亦即現今的『客厝大排』。四、舊地名傳說與考源(1) 嘉慶君賜我名 天長地久--元長傅元掌作善事 佇在伊元掌庄元朝末年,明初之際,福建沿海居民為了躲避兵禍、饑饉,以及殘虐人民的官吏,甘冒台灣海峽險惡的航路,相繼渡海來台,另外建立新家園。明神宗年間(西元1600年前後),黃、吳、蘇、傅等四姓先民,是開墾本地的原始四姓。傅姓返回大陸後邀李姓長工來此地開發,後又有福建泉州府南安縣十六都芙蓉鄉李姓族人五大房移入,族人眾多,往後遂成為本地最大氏族。這些先民在這裡開墾荒地,建立起自己的新家園。清乾隆六年(西元1741年)來自福建泉州府南安縣桃源舖戶分枝16都官園董頭社之傅姓先民,定居本庄,有一位傅元使,俗名『傅元掌』者,服務熱誠,樂善好施,服務各地。遠近村庄、來往商旅及本庄居民,乃以『元掌庄』稱呼本地。清朝年間,沿海地區很多盜匪作亂,可是清政府無法保護人民,所以各個村莊都會召集村莊中的壯丁,成立防護隊,來保護自己村莊的安全。在當時我們的村民因為幫助官兵打敗了盜匪,而嘉慶年間地方人士平匪亂有功,清朝的皇帝就將『元掌庄』改名為『元長莊』。把『掌』改為『長』就是取其天長地久、長年發達的意思,而且『掌』和『長』同音,很容易就可以被記住。『元長』,即天長地久。(劇本第傅氏宗祀祖先牌位記載)(2) 卓運伊有才學通地理(三)卓運村原稱卓運厝。據說在清代時有位士紳名叫卓運者,很有才學,精通地理,以為本村北部之沙丘地勢良好,遂而定居墾殖,此後人丁眾多形成大部落。也由於卓運為人熱心公益、樂善好施、造福地方,居民為感其恩德,而取卓運,以示紀念。燒瓦窯成功 人丁旺盛的瓦窯村昔日有卓運厝人到本地建造乙座瓦窯(地點約今鹿寮派出所北30公尺),以燒瓦為生,並築工寮供工人休息居住,因燒瓦窯成功,生意興隆有供不應求現象,且工人居住平安,人丁旺盛,因此遷入本地居民愈來愈多,逐漸形成部落,即為現今的瓦窯村。因為燒瓦的生意很好,還有工作的人居住在瓦窯的附近又很平安,因此很多人從別地方遷進來,人口越來越多就慢慢聚集成部落,變成了今天的瓦窯村。除此之外,瓦窯村的興起還有另一個有趣的傳聞,據說以前的居民遷到瓦窯村之後,生男孩子的機率特別高,在以往重男輕女的年代中,小男孩很受家中長輩歡迎的,為了這個原因,遷到瓦窯村的人就越來越多了。(四)野鹿出沒就叫鹿寮---鹿南村及鹿北村鹿南、鹿北同為一大部落,合稱鹿寮。據說:往昔為野鹿出沒之地,亦為狩獵者捕獵之處,也因常常有獵人出沒,慢慢的,飼養鹿群的人漸漸多鹿寮人口聚集很早,早在二、三百年即已形成部落,日據時期即依南北地形劃分為二個保甲,分稱鹿寮一保及二保,光復後改稱鹿北村及鹿南村,不過,現今仍習慣總稱為鹿寮。可惜已經沒有鹿兒出沒了!(五)了,這些人口耳相傳,就將這裡稱為鹿寮,也就是我們老一輩口中所稱鹿寮的由來。地勢低窪 經常積水 宛如水潭---潭東村及潭西村潭東村又稱瓦窯仔 潭西村又稱潭內在荷蘭人統治之前(傳說),此地原是一片汪洋,終年積水不退故名為潭,在潭東、潭西兩村分界處地勢較低,經常積水宛如水潭,後由荷蘭人開挖番仔溝大排後,漸有人居住形成聚落。居於潭之東者多為燒磚業者,致稱為『瓦窯仔』,行政區域稱為潭東村。而今潭西村,是清咸豐二年(西元1852年)由蔡龍鳳入墾。似潭之低窪地區較近潭西,致潭西如在潭內,故又有「潭內」稱呼。(六)長南、長北 行政中心---長南村及長北村長南長北兩村是鄉行政中心所在,民國三十五年一月六日劃原元長庄之南為長南村,原庄之北為長北村。兩村以傅、李兩大家族居多,尤以李氏二房、三房子孫繁延最盛。(七)五塊寮做盟主---五塊村五塊村又叫「五塊寮」或「五塊厝」,先民在清朝以前便在此地定居;據傳最先開拓此地有吳、黃等姓氏。據傳,最早到五塊寮開墾定居的是一吳姓先民名叫吳乞頭,至於其源流時間仍待考證(資料來源蔡十全先生)。之後又先後遷入「箔子寮蔡氏」與「鰲江衍派蔡氏(約西元1843年)」分別散居本村五處所以叫五塊厝。五塊村也因由五塊寮等部落組結成盟,相傳清領時期盜賊騷擾,鄰近村庄遂結盟防衛,當時所謂『會頂下六庄』,以五塊寮,潭內,溪底,魚寮,呂厝庄與一無名之部落組成,而以五塊寮為盟主。五塊村另一傳說是配合五行(八)自組群眾衛鄉里 ---烏雞寮─金木水火土,方位─東西南北中,取名五塊寮。東木路、中土路就是大庄 西金路即山寮或山寮仔 南火路即箔仔寮北水路又稱工寮。(註:資料來源蔡永松先生、蔡十全先生)抗日英雄吳烏雞當地有位抗日英雄名喚吳烏雞,自組群眾保護鄉里,但日本兵卻派人捉拿,在押送斗六廳的途中被沿途居民救出,斗六廳日本兵查不出何人所為,遂將沿途居民一律燒殺,史稱「火燒雲林」,而當地居民人數雖少,但有一抗日英雄,均與有榮焉,為了紀念他,而稱為「烏雞寮」。(九)重建家園 好名好運 ---新吉村河道氾濫 離鄉背井新吉村這些先民原本的部落是在今北港溪,因北港溪氾濫成災而全村遷移至現址,為有別於前址,而稱為新吉村。(十)因仔好養飼 百年人口子茂盛 ---子茂村水磨好地理 若有大雨流不去子茂村在清朝光緒年間為一百多戶的小村莊,周圍竹林茂密,村舍皆是茅屋、土屋、竹屋,村中只有兩條小泥路。入夜後村內一片漆黑。村中有一茅壇,也就是現在的清風天壇,是村民的信仰中心。在九十年代的今日,信仰依舊沒變,年節慶典仍是廟口最熱鬧,不同的是土屋、竹屋早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紅磚屋與洋房,道路也是既平坦又寬闊。根據文獻記載,現在的子茂在清朝時稱為「水磨」,後來才稱為「子茂」。在雲林縣耆老口述歷史座談會中,我們的老村長陳錫卿先生提到,多年前有位老先生劉定傳(已故)說:子茂的原名是水磨,因為當時本莊四周圍皆種竹,遇有大雨,水就流不出去,在村子裡面轉來轉去,因此稱水磨。至於子茂的由來,根據老一輩的說法是,因為早年較難養育的小孩到子茂村來生活就會比較好照顧,就在陳錫卿先生小時候,子茂村東北角有一部落叫西勢厝,當時盛行瘟疫,居民逐漸死去,後搬進子茂村居住,小孩卻變得好照顧,因此就稱為「子茂」。本地居民雜姓很多,可能跟此傳說有關。(以上兩種說法都是傳說,是否真實尚待考證。)(十一)日本人山川來此開墾---山川寮山川寮行政區屬合和村一鄰,地名由來,相傳是日據時期有一姓山川的日本人來此開墾設立農場(後賣給西螺廣和農場之負責人林德友),後來自周圍村庄的人來此聚集才逐漸形成部落所以叫山川寮。(資料來源:李格先生73歲、林秀蕊女士91歲口述)(十二)東庄汫窟和白沙崙傳說 已不復存在相傳大東庄地區在清朝時期有千戶人家(目今白沙崙附近農民耕作常發現先民遺留瓦片、碗、磚、瓷器、灶等),十分繁華比當時北港熱鬧,但因先期王溝破壞地理,日後又有清朝皇帝派揚本縣來台「埋地理」,本意是指待日後再讓其發揮,揚本縣誤聽成「敗地理」遂將所有地理破壞,大東庄地區數年不到連遭水災、瘟疫之肆虐,人散鳥離,居民遷徙他處,大東庄漸漸沒落。在地理即將破敗之際,當地突然刮起龍捲風,將今天東庄加油站附近地,襲捲一空,形成一個深窟(今幾已填平),而將原地的土捲至東南方覆蓋八甲地形成今日白沙崙,居民幸有東庄汫窟形成白沙崙因而止住敗象。 圖片參考:http://www.yjes.ylc.edu.tw/native/地名圖片/地名2.jpg 佇在伊卓運厝有恩德要紀念這村叫卓運村(註:雲林縣采訪冊記載)元長鄉現有長南、長北、子茂、後湖、山內、合和、五塊、潭西、潭東、客厝、卓運、頂寮、下寮、龍岩、西庄、鹿北、鹿南、瓦窯、內寮、崙仔、新吉等共有二十一村,五十三部落。
其他解答: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oozoo09260.pixnet.net/blog
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
C0467E6CAF680E69
留言列表